誓将翰园耕果出
——读高湃丹书画作品
丘仕坤
高湃丹与吾是战友,也是书友,还是同龄人。
开篇题目写下此文眼,主要源于尽阅别署“不舍”之君高湃丹临将付梓的书画作品集及其艺术感言新诗之后,涌动在心路深处的特殊感念。想来,已过不惑之年的书画家高湃丹始终把精气神融注翰墨丹青,赋之于生命与神采,作为一个追求艺术书者画者,能够臻此境地实属难得,值得钦佩。
湃丹是个性情中人,曾在军旅,解甲归乡魂注翰田, 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执着追求探究着书与画的真谛,工作与艺术生活过得乐乎悠哉。其偶尔和合社会活动,为圈人知晓。湃丹乃 粤东揭阳农家子弟,少时虽家境平常,但受家学影响,以及韩江山水赋予其天然的神思与灵悟,自幼喜书习画,数十春秋笔耕不辍,后又经数载军旅生涯历练,造就了其独特的意志品性,此于其书画作品中总能感受得到。综观湃丹之作,显示出传统笔墨功夫, 给人充溢着一种昂扬向上之气度,不论谋篇布局、笔阵兵锋,还是 搭配协调、设色用墨 ,都激荡着一种雄浑洒脱之韵,蕴含着一种率真傲然之气, 让人感到悉数与亲切。
湃丹书画成就得益于后天努力与名师点化,其善取舍,常交游师友,从生活实践中捕捉美意,并将自身情感诉诸笔墨山水,艺术创作既有传统影子又有现实生活元素,此可谓是其一生受用不尽之精神源泉。就书法而言,湃丹深谙“境由心造”之艺理,书法取法高古,亦能博涉多优,古籇汉隶,南帖北碑,在挥动中生发前瞻性与新锐感,形成其书法语言的多样性。湃丹隶书没有受时风浸染,而是理性抉择,书己意写吾心,着意对古老书法敬畏之心,拟古得古。沈鹏先生评价其隶书“师古、汲古而融于己”。其行草书用笔老到,古拙朴厚,清新挺拔,即使小品亦显大方,意境深远 ,纵横驰骋。 就绘画而言,湃丹平时示人最多和着力最深的亦属山水国画,更钟情于写实与写意山水画,其峭拔生动的皴笔,以及娴熟的水墨技巧,流畅的线条勾勒,层次的墨语渲染,营构出深厚的底蕴,风韵别具一格, 故其就像一位逸士隐者常常是寄情托意于水波浩淼、林泉小涧之间。 当然,湃丹书画风骨和气格仍需高品造化,书写的底气和力量也需不断充厚,以求有更多的文心滋养和文脉贯通来羽化并脱俗艺术。
为艺贵在修身立品。在当今时代,一个人能保持自然天成、静谧如水、挥洒自如的书写状态,定是福份。相信,随着时间的积淀与推移,湃丹一定会渐修顿悟,智慧而溢,致使书画艺术皆有一个喜人进境。祈其能一以翰墨丹青并进,心手双畅,朝着书法犹钟鼓之激越、绘画如短笛之悠扬境界迈进,成就快意翰园结出丰硕之果。书道千秋,人生百年,愿君如同:是真名士自风流。
(作者系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,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著名军 旅书法家、书法评论家)
|